陕西网上营业厅业务办理‘陷阱’引争议?

近期陕西移动网上营业厅频现业务办理争议,涉及擅自开通套餐、降费流程双标、宣传承诺不兑现等问题。本文通过典型案例分析,揭示数字化服务场景下的消费者权益保护痛点。

一、业务办理流程不透明引质疑

多名消费者反映,陕西移动存在未经用户授权擅自添加增值业务的现象。有用户发现账户被开通高价套餐后,需多次投诉且无法通过线上渠道自助取消,客服仅以“系统规定”推诿。更甚者,宽带用户在退订机顶盒后,套餐费用不降反升,暴露出后台计费系统透明度缺失。

陕西网上营业厅业务办理‘陷阱’引争议?

二、套餐升降级存在双标操作

用户办理业务时遭遇差异化对待:升级高价套餐可通过电话即时生效,而降低资费需经历“客服回访确认+短信验证”等复杂流程,整个处理周期长达10天以上。这种服务双标行为导致消费者错失账单周期,被迫继续支付高额费用。

典型争议流程对比
  • 升套餐:电话办理即时生效
  • 降套餐:需多重验证且延迟生效

三、宣传承诺与实际服务脱节

5G通行证业务宣传页面承诺的“200GB专属流量”在用户实际开通后缩水为30GB,客服竟称“宣传页面仅为噱头”。此类虚假营销手段在宽带业务中同样存在,承诺的优惠价在实际计费时被擅自调整。

系列事件暴露出通信运营商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线上服务系统建设与用户权益保障存在严重失衡。尽管陕西省通信管理局已要求企业整改,但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完善电子化服务规范,仍是保护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的关键。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xnnu.com/317745.html

上一篇 2025年3月19日 上午5:26
下一篇 2025年3月19日 上午5:26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