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办理流程繁琐阻碍多
- 线上渠道形同虚设,客服多次承诺回电却无后续跟进
- 强制要求到线下营业厅办理,对特殊群体造成不便
- 不同客服人员对同一业务存在规则解释矛盾
有用户反映,为办理降档套餐竟需经历5个月、7次沟通仍无结果,最终被迫通过投诉监管部门才能推进流程。
二、擅自变更套餐成常态
2024年青岛移动被曝系统性违规操作:
- 未经用户确认擅自更改套餐资费,优惠承诺未兑现
- 业务员通过免费流量诱导变更,事后拒不承认承诺
- 套餐变更后原宽带权益消失,补偿方案不透明
典型案例显示,有用户每月被多扣20元长达半年,维权时遭遇退费金额缩水等二次侵害。
三、服务态度引发信任危机
服务质量问题集中表现为:
- 48小时处理承诺屡屡失信,工单无故取消
- 客服人员态度冷漠,缺乏专业培训
- 投诉处理推诿扯皮,甚至直接挂断电话
有用户投诉记录显示,同一问题需重复申诉4-5次才能解决,严重违反《电信服务规范》。
四、合约条款暗藏消费陷阱
青岛移动存在以下合约争议:
- 未明确告知合约期限及违约金条款
- 限制用户自主变更套餐权限
- 通过技术手段锁定老用户套餐
有用户发现,办理时承诺的”免费体验”自动转为收费合约,维权时需提供不存在的签约凭证。
青岛移动屡遭投诉的根源在于:业务流程设计未贯彻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内部考核机制催生违规操作,合约条款透明度不足。建议通过简化线上办理流程、建立套餐变更溯源系统、引入第三方监督机制等措施,重建消费者信任。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xnnu.com/3190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