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扣费与承诺不符
中山移动用户多次反映在不知情情况下被开通增值服务,某用户2024年6月发现账户被连续扣除彩铃、音乐业务等费用达1225元,更遭遇宽带费违约扣款。虽最初承诺套餐达标即免宽带费,实际却每月扣除20元并捆绑高额套餐。类似情况在其他地区同样存在,有用户升级套餐后话费不减反增,且无法退回原套餐。
套餐优惠暗藏限制性条款
营业厅常以优惠名义诱导办理高消费套餐,实则设置多重限制:
- 合约期内禁止降档或携号转网,某用户办理0元购机后被迫使用139元套餐长达两年
- 5G套餐营销中隐瞒两年合约期,用户发现资费不具竞争力时已无法解约
- 免费赠送流量实则独立计费,数万用户因此产生超额消费
服务质量与响应效率低下
用户办理业务时遭遇系统数据混乱,同一营业厅不同窗口查询结果矛盾,且无法提供电子协议档案。停机投诉处理中,客服既无法说明判定”高风险”的具体标准,也拒绝提供异常通信记录,仅以”系统检测”搪塞用户。
用户维权通道不畅
2025年3月数据显示,8天未解决的投诉占比达37%,用户被迫转向工信部投诉。中山某用户经历11次10086沟通未果,营业厅推诿称”无权限处理”,最终通过社交媒体曝光才获关注。维权过程中,用户常陷入”客服推营业厅、营业厅推客服”的死循环。
服务承诺失信的核心症结在于:营销环节存在诱导性话术,合约条款透明度不足;计费系统缺乏有效监管,异常扣费缺乏预警;投诉处理机制形同虚设,未能建立闭环解决体系。建议建立套餐变更二次确认机制,强制公示费用明细,并将投诉响应纳入服务考核指标。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xnnu.com/931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