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务犯罪
-
邮政员工偷钱为何屡禁不止?监管漏洞何在?
邮政员工监守自盗现象暴露出职业特性诱惑、监管制度断层、技术防范滞后等系统性漏洞。从现金流转环节的监管盲区到权力庇护链条,需要构建多维治理体系实现根本性整治。
-
营业厅员工哪些行为可能触犯刑法?
本文系统梳理了营业厅员工可能触犯的四大类刑事犯罪,包括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职务侵占、商业贿赂和金融诈骗,结合典型案例与法律条文,解析具体行为模式及量刑标准。
-
湘乡移动营业厅员工贩卖个人信息为何获刑?
湘乡移动营业厅员工利用职务便利贩卖客户手机号及验证码,通过”拉新接码”灰色产业非法牟利。司法机关依据《刑法》第253条之一,根据涉案金额、信息数量及犯罪情节,对主犯判处3年有期徒刑并从重处罚。系列判决凸显对通信行业内部监管漏洞的司法规制,为公民信息安全树立保护标杆。
-
深圳营业厅盗窃频发,谁在挑战法律底线?
深圳营业厅盗窃案件频发暴露新型职务犯罪特征,工作人员利用电子支付技术漏洞实施财产侵害。本文通过典型案例分析作案手段,揭示法律认定难题,并提出技术、监管、意识三位一体的防范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