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背景与争议焦点
2022年11月起,南阳多位消费者反映联通业务员在办理靓号协议时存在虚假宣传行为。用户指出业务员未明确告知协议关键条款,且签字环节存在重大争议。典型案例显示,业务员以69元套餐名义吸引用户入网,实际收取109元月费,涉嫌隐瞒协议内容。
核心争议聚焦于:
- 协议手写条款与印刷条款存在明显格式差异
- 签字时未同步展示完整协议文本
- 业务员未履行法定告知义务
协议签署流程存疑点
根据代理协议范本要求,业务员应现场说明协议关键条款并留存双录证据。但实际案例显示:
- 用户仅在业务员移动设备完成电子签名,未见纸质协议
- 人脸识别次数异常(最高达3次)
- 资费变更未触发二次确认流程
规范要求 | 实际执行 |
---|---|
双录存档 | 单方操作无记录 |
条款逐项确认 | 批量勾选同意 |
司法鉴定诉求受阻
用户提出对协议签字进行司法鉴定的诉求遭联通方面推诿。典型案例中,联通以”业务员已离职”为由拒绝配合鉴定,但未提供离职证明文件。部分用户发现协议手写内容存在:
- 不同条款笔迹差异
- 签署日期与业务员在职时间矛盾
- 补充条款无骑缝章
行业监管改进建议
基于现存问题,建议建立:
- 电子签约实时核验系统
- 业务员操作轨迹追溯机制
- 争议协议快速仲裁通道
同时应强化代理协议第4.2条执行,要求业务员对资费变更进行专项说明。
协议签署真实性质疑暴露出运营商在代理商管理、电子签约流程和争议处理机制等方面存在系统性漏洞。建议消费者保留业务员沟通记录、及时截屏签约过程,并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主张权益。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xnnu.com/1114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