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航班变更与沟通争议
旅客集中投诉东航单方面变更航班的行为,例如2025年2月某乘客遭遇航班取消后,仅收到短信通知且被擅自更改回程日期,导致其被迫更改出发地。类似案例还包括2024年9月台风期间,旅客因航班不确定性自费改乘高铁,却遭遇取消首段航班需领导签字的低效流程。值机环节的强制推销行为(如青岛机场要求办理信用卡)进一步引发公众反感。
二、服务差异化与态度争议
多起事件反映服务人员存在区别对待现象:
- 空乘人员对白人乘客主动提供热饮,却对同胞合理需求显露出不耐烦情绪
- 地勤人员在航班延误后未履行通知承诺,导致旅客在贵宾厅错过登机信息
- 客服沟通中90%需旅客主动联系,问题处理呈现消极应对态势
三、赔偿与权益保障缺失
东航在处理补偿诉求时存在三大矛盾点:
- 以低价票为由拒绝差价赔偿,但未考虑旅客被迫产生的附加成本
- 要求提供高铁票等非必要证明文件,设置不合理赔付门槛
- 「锁座」政策挤压普通旅客权益,商务舱空置率与经济舱超售形成对比
四、硬件设施与基础服务短板
基础服务环节暴露系统性缺陷,包括:航班延误后未开放机上娱乐系统、耳机等设备损坏未及时更换、四小时延误未按规定进行广播通知。2025年1月备降兰州事件中,摆渡车安排与后续衔接流程混乱,导致旅客滞留机场超五小时。
东航服务争议本质是管理体系与服务理念的失衡,过度追求商业利益导致基础服务标准失守。从擅自变更航班到区别化服务,反映出对旅客知情权、选择权的漠视。要重建信任,需建立透明的沟通机制、完善补偿标准、加强一线人员培训,真正落实「以旅客为中心」的服务承诺。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xnnu.com/1344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