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蔽条款的签约陷阱
成都电信营业厅在办理套餐升级时,普遍存在刻意模糊关键条款的现象。业务员通过”免费赠送流量””资费不变”等话术诱导用户签署电子协议,但实际合约中隐藏着强制绑定12-36个月不等的在网期限条款。有消费者在未被告知的情况下,因搬家注销宽带被要求支付2000元违约金。
签约流程存在三个典型问题:
- 纸质合同未主动出示,电子协议字体过小无法阅读
- 业务员口头承诺与书面条款严重不符
- 合约期自动续约条款未做重点提示
违约金定价机制存疑
违约金计算标准缺乏透明度,相同违约情形在不同营业厅出现300-2000元不等的索赔金额。以某用户升级149元套餐为例,提前解约需按”设备优惠价+服务费”模式赔付,其中:
- 未使用的监控摄像头按原价折算
- 赠送流量包按100元/月标准回溯
- 宽带安装费重复计收
这种混合计费方式导致违约金远超实际服务成本。
维权举证双向困境
消费者投诉时面临双重障碍:一方面营业厅以”签字即认可”为由拒绝提供办理录音,另一方面客服要求用户自行举证业务员误导行为。2025年1月的案例显示,某用户为证明未领取合约手机,辗转4个营业厅仍无法获得原始签收单据。
业务捆绑的连环套路
套餐设计存在多重绑定关系:
- 宽带必须绑定3个以上手机号
- 免费路由器隐含监控设备强制使用条款
- 资费降级需同时解除所有增值业务
这种架构使消费者陷入”改套餐即违约”的被动局面,成都双桥子营业厅曾出现单次套餐变更触发4项违约条款的极端案例。
从2024年6月至2025年2月的投诉数据来看,成都电信违约金纠纷的核心在于服务协议的权利义务失衡。建议消费者办理业务时坚持索取纸质合同,对优惠条款进行逐项确认,并留存业务员承诺的录音证据。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xnnu.com/2220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