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移动营业厅为何标记用户‘敏感’?

江苏移动用户办理业务时发现被标注「敏感用户」引发争议,事件涉及用户画像系统的合规性争议。运营商标注行为基于消费决策特征与服务反馈数据,法律专家指出可能侵犯隐私权与名誉权,行业需建立更透明的标签管理制度。

事件背景与标签曝光

2024年12月,江苏移动用户办理套餐变更时,意外发现系统界面标注着「非家庭决策人」「敏感用户」标签。截屏显示该标签位于「统一支撑平台-前台营销」界面,采用加粗标红字体突出显示。多位网友反映类似遭遇,部分用户称标注行为影响客服沟通态度。

运营商标注行为解析

行业分析指出标签系统可能基于以下维度建立:

  • 消费决策特征:通过历史业务办理记录判断用户决策权
  • 服务反馈数据:对营销电话的接听率、投诉频率等行为分析
  • 套餐使用模式:资费敏感度与合约变更频率统计

江苏移动客服最初否认存在标签系统,后承诺展开调查,但未披露具体标注标准。

用户隐私权争议焦点

法律专家指出该事件涉及三重法律问题:

  1. 未告知情形下收集用户行为特征,违反《个人信息保护法》透明性原则
  2. 「敏感用户」定性可能构成名誉权侵害,影响用户社会评价
  3. 通信运营商对用户画像的存储与使用缺乏明确法律授权

行业规范与改进建议

通信行业需建立更完善的用户标签管理体系,包括:

  • 建立标签使用备案制度,明确标注目的与范围
  • 提供用户标签查询与异议申诉通道
  • 对敏感标签实施分级保护与访问权限控制

该事件暴露通信行业用户画像系统的透明性缺失,运营商应在商业效率与用户权益间寻求平衡。建议通过第三方审计机制监督标签系统,同时完善用户知情权保障措施。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xnnu.com/242175.html

上一篇 2025年3月17日 下午4:42
下一篇 2025年3月17日 下午4:42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