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背景
2024年12月,江苏多位用户在营业厅办理套餐变更时,发现系统后台显示”非家庭决策人””敏感用户”等标签。该标签系统疑似通过用户画像进行针对性营销,引发隐私权与人格尊严的争议。
官方回应
江苏移动客服表示需由市级分公司核查具体案例,否认存在统一标签系统。潇湘晨报报道显示,移动承诺彻查标签来源,但未明确处理流程及时限。
- 敏感用户
- 非家庭决策人
- 营销敏感度分级
解决进展
截至2025年3月,事件处理呈现三个特征:
- 个案处理:仅针对主动投诉用户进行标签清除
- 系统模糊:未公示标签分类标准及数据来源
- 流程滞后:平均处理周期超过15个工作日
用户诉求
社交媒体反馈显示主要诉求包括:
- 全面公开标签体系判定规则
- 建立标签删除绿色通道
- 停止基于标签的差别化服务
部分用户认为标签可减少营销骚扰,主张保留”免推销”标识功能。
该争议暴露用户画像应用的合规边界问题。在《个人信息保护法》框架下,运营商需平衡精准营销与用户权益,建立透明可溯的标签管理机制。目前江苏移动尚未公布系统整改方案,事件解决仍处个案处理阶段。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xnnu.com/242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