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通“一站全结”承诺为何频现收费纠纷?
政策承诺与服务落差
中国联通自2023年起在全国推广“一站全结”服务模式,承诺营业厅首问负责、超时赔偿、零差错办理等标准。该政策要求41个服务场景实现业务全流程闭环处理,目标消除客户多次往返营业厅的痛点。
实际执行中却出现承诺与体验的割裂。如2025年用户复通号码时,遭遇需签署不平等承诺书、跨地域办理受阻等问题,反映出服务标准未完全落地。部分营业厅仍存在业务解释模糊、隐性收费等乱象。
纠纷类型与典型案例
- 未明示收费项目:账单中出现未告知的增值服务费用
- 系统判定争议:用户被单方面判定为沉默用户导致停机
- 材料审核加码:要求手持证件及签署风险承诺书等超额举证
矛盾根源分析
- 服务标准执行存在地域差异,部分营业厅沿用传统流程
- 风险防控机制与用户体验未有效平衡,过度收集用户信息
- 工作人员培训不到位,业务解释口径不统一
用户应对策略指南
维权时需注意:保存完整业务办理凭证,要求对方出示收费依据;通过官方渠道提交加盖水印的申诉材料;明确拒绝非必要的承诺书签署,坚持依法维权。
联通“一站全结”的顶层设计需强化基层穿透力,建立全国统一的监督反馈机制。用户应提升证据意识,通过工单系统留存维权记录,推动服务承诺从纸面走向现实。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xnnu.com/280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