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强制捆绑消费模式
舒城联通营业厅多次被投诉通过套餐捆绑强制用户办理附加业务。典型案例中,消费者办理宽带时被要求新办4张本地电话卡,营业员声称「外地号码不可办理当地宽带」,但事后证实该限制并不存在。此类捆绑消费往往涉及金融分期产品,有用户手机被操作办理36期借贷业务,金额达1910元。
二、虚假承诺与信息隐瞒
工作人员常以「免费赠送」为诱饵诱导消费升级,实际通过以下手段实施欺诈:
- 隐瞒低消补扣条款:将5元套餐改为25元套餐,导致用户每月被扣20元补差费
- 虚构注销规则:承诺四个月可注销的号码,实际产生每月1元永久月租
- 模糊活动性质:将第三方金融产品包装成「联通赠品」
三、业务员违规操作
多起投诉显示营业厅存在系统性操作违规:
- 擅自使用用户手机办理业务,包括金融借贷等非通信服务
- 安装宽带时虚增设备费、押金等名目收费
- 套餐变更不提供书面协议,电子协议查询困难
四、维权机制不畅
用户维权过程中遭遇多重阻碍:客服多次推诿拖延处理时限,部分工作人员态度傲慢,72小时内回复率不足60%。即便投诉至工信部,解决方案仍以「退部分话费」为主,未涉及实质性赔偿。
舒城联通营业厅屡遭投诉的核心原因在于其将短期业绩指标凌驾于用户权益之上,通过系统化的话术培训形成诱导消费链条。建议监管部门建立「套餐变更冷静期」制度,强制要求线下业务办理全程录音,并将用户投诉量与营业厅考核直接挂钩。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xnnu.com/2825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