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业厅续费宽带暗藏哪些诈骗陷阱?

宽带续费暗藏多重消费陷阱,包括误导性话术催缴、免费服务自动转收费、隐性合约条款及假冒安装等欺诈手段。消费者需警惕业务员的话术诱导,仔细核查协议条款,通过官方渠道核实服务信息,避免陷入长期合约与财产损失风险。

一、误导性续费话术陷阱

部分营业厅业务员通过伪造宽带到期时间,以”断网威胁”话术诱导用户提前续费。上海用户曾遭遇业务员连续电话轰炸,声称四年未到期的宽带套餐即将失效,最终被骗签订六年新合约。类似案例显示,工作人员常利用客户对服务协议记忆模糊的特点,刻意模糊合约期限,制造续费紧迫感。

营业厅续费宽带暗藏哪些诈骗陷阱?

  • 常见话术:”套餐即将到期””不续费马上断网”
  • 欺骗特征:伪造系统到期提醒,夸大断网后果

二、免费服务变收费陷阱

运营商常以”免费升级”名义吸引用户,实际暗藏自动扣费机制。深圳用户遭遇免费宽带到期后未经提示自动扣费,取消时被要求赔偿未使用的设备。更隐蔽的套路是通过赠送设备绑定服务,如移动用户被更换路由器后,发现月费增加且无法取消合约。

  1. 第一年:承诺完全免费
  2. 第二年:自动转为收费套餐
  3. 取消时:要求支付设备赔偿金

三、合约期隐性条款陷阱

长达24-36个月的合约期常被刻意弱化说明,用户提前解约需支付高额违约金。河南用户因未注意两年合约期,解约时被索要150元撤机费。部分套餐将宽带与手机资费捆绑,限制用户降档套餐自由度。

四、假冒身份安装陷阱

诈骗分子伪装运营商员工上门安装设备,实际植入VOIP语音网关用于电信诈骗。2024年底出现的案例显示,不法分子以”免费升级”为由安装改装设备,导致用户成为电诈中转站。正规安装人员应具备工牌、预约记录和官方设备,用户需通过10086等官方渠道核实身份。

防范建议

用户办理宽带业务时应要求出示纸质协议,重点核查:合约期限标注、违约金计算方式、自动续约条款。建议通过运营商APP查询套餐剩余时长,对上门服务人员需核验工号与预约信息。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xnnu.com/296804.html

上一篇 2025年3月18日 下午4:47
下一篇 2025年3月18日 下午4:47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