鄄城凤凰联通营业厅被指隐瞒欺诈客户?

近期鄄城凤凰联通营业厅被曝通过隐瞒套餐条款、虚假宣传诱导等方式欺诈消费者,涉及资费突增、强制合约绑定等违规行为。本文梳理典型投诉案例,揭示通信服务营销乱象,并提出建立视频存证、二次确认等监管建议。

事件背景与投诉案例

近期网络平台集中出现针对鄄城凤凰联通营业厅的投诉,消费者反映在办理套餐变更、宽带升级等业务时遭遇隐瞒条款、虚标资费等行为。例如有用户称办理”免费升级网速”后,原129元套餐被篡改为包含隐性消费的FTTR融合套餐,导致月费激增。另有案例显示,营业员以”赠送手机”名义诱导用户签署三年合约,实际通过沃钱包绑定银行卡收取高额费用。

鄄城凤凰联通营业厅被指隐瞒欺诈客户?

主要欺诈指控

  • 隐瞒套餐条款:未告知用户最低消费期限及违约金条款,如某用户发现套餐变更后需支付36个月合约期违约金
  • 虚假宣传诱导:以”免费赠送流量””消费达标返现”等话术吸引用户,实际产生低消补收费
  • 操作流程违规:在用户不知情情况下完成人脸识别等敏感操作,业务办理全程脱离用户监管
典型欺诈模式对比
类型 发生场景 涉及金额
套餐升级 宽带网速提升 月费增幅110%
合约绑定 携号转网 贷款金额1100元
资费变更 达标客户福利 累计低消补收47.7元

消费者维权难点

  1. 证据留存困难:业务办理过程缺乏纸质凭证,人脸识别等生物信息存在滥用风险
  2. 投诉处理推诿:用户反映联通客服常以”个人行为””流程审批”为由拖延解决
  3. 维权成本过高:套餐恢复需报IT系统审批,原资费方案可能已下架

行业监管建议

针对通信行业频发的营销欺诈,建议建立三重防护机制:①强制业务办理视频存档制度;②套餐变更二次确认短信验证;③建立运营商失信行为黑名单。同时应完善电子证据司法认定规则,降低消费者举证难度。

本次事件暴露出基层营业厅为完成业绩指标,存在系统性违规操作倾向。建议消费者办理业务时坚持”三不原则”:不授权他人设备操作、不轻信口头承诺、不签署空白协议。对于已受损用户,可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主张惩罚性赔偿。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xnnu.com/310727.html

上一篇 2025年3月19日 上午12:53
下一篇 2025年3月19日 上午12:53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