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历史遗留与政策执行矛盾
东莞新奥燃气早在2015年就被曝光违法收取初装费,违反广东省物价局明文规定。类似违规行为持续至2024年仍存在,如强制安装高价报警器、自动切断阀等附加设备,单户额外支出可达千元以上。企业长期将本应计入经营成本的设施维护费转嫁给消费者,暴露政策执行与监管问责的双重缺失。
二、垄断地位下的强制消费
作为东莞唯一管道燃气供应商,其市场垄断地位滋生强制交易行为:
- 以安全为由强制用户购买指定品牌灶具,拒绝改造合格的第三方产品
- 捆绑销售非必要安全装置,收取高于市场价的安装费用
- 物联网燃气表更换后,收费透明度下降且费用激增134%
三、监管机制存在漏洞
虽然东莞多部门声称可通过12345热线受理投诉,但实际处置效果存疑:
- 计量检定仅针对新表安装前状态,无法追踪长期使用偏差
- 强制消费行为常以「国家安全标准」为挡箭牌规避审查
- 高空作业费等附加收费缺乏统一核定标准
四、用户维权困境
消费者面临三重阻碍:技术层面无法获取燃气表实时数据、法律层面难以举证垄断行为、经济层面难以承受维权时间成本。2024年金域松湖小区集体投诉案例显示,企业通过日均用气量模糊比对消解质疑,却回避设备误差率等核心问题。
根治违规收费需打破垄断格局,引入第三方审计燃气设备计量精度,建立燃气附加费价格听证制度。更重要的是强化监管部门问责机制,对利用国家标准变相牟利的行为实施顶格处罚,才能遏制「燃气刺客」现象蔓延。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xnnu.com/78743.html